金融科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农村金融服务在金融科技的助力下从“普惠”向“智慧普惠”升级,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关键支撑。为探索金融科技目前在基层社区、农村的发展现状,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同学们走进象山丹东街道东风社区,深入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
图一 团队成员在象山进行实地调研
2月21日,实践团成员走访东风社区,通过与社区工作人员的深入交流,了解到目前象山在金融服务方面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基础设施覆盖不足,由于象山独特的地理环境,部分偏远海岛金融网点密度较低,金融服务能力有限;二是金融产品与实际需求适配性差,传统金融服务产品较为单一,难以满足象山海岛经济等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此外,通过与几位长者交谈,实践团还了解到,象山县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70%以上的老年人仍习惯使用现金支付,这导致金融科技服务在当地面临着显著的数字鸿沟问题。
图二 团队成员帮助老人填写调研问卷
团队成员结合所学,根据目前象山在金融科技服务层面存在问题向基层社区提出“海岛特色金融服务模式”建议。通过建立"流动金融服务船"机制,解决偏远海岛居民金融服务需求,加强适老化金融服务与数字金融普惠发展。
对于象山地区而言,金融科技服务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技术手段弥合城乡金融鸿沟,让渔船主、民宿经营者等特色产业群体也能获得与其经济活动相匹配的现代金融服务。通过此次调研,金院学子意识到金融服务需要既拥抱技术创新,又需扎根地方实际。实践团也期待通过持续跟踪研究,为同类地区的金融普惠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海岛样本”。
通讯员 蔡弘磊 韦嘉琦